一场100多万年的雨,了解“卡尼期洪积事件”

2022-04-20 16:23 来源:未知 编辑:马汉三 字体:
浏览

  在距今2.5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那个时候恐龙还不是地球的霸主,并且地球的大陆是一个整体,它也被科学家们称为盘古大陆,也就是说当时的陆地几乎都是一个整体,直到后来才由于地壳运动分裂出去形成了现在七大洲、八大洋。

  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地球表面的陆地分布一直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变化,在三叠纪时期,地球表面的陆地曾经连成了一体,这片巨大的陆地也被称为“盘古大陆”(Pangea)。

图片

  由于“盘古大陆”太过广袤,来自海洋的潮湿空气无法深入其内部,从而使得干燥少雨成为了贯穿整个三叠纪时期的主旋律,以至于在三叠纪的岩层中充斥着一种代表着干旱的红色砂石。

  不过三叠纪并不是一直都很干旱,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在三叠纪的红色岩层中存在着一层的灰色岩层,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强降水痕迹(如淤泥沉积物、植物残骸形成的泥煤、流水冲刷形成的圆石头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这种灰色岩层在世界各地的三叠纪岩层中普遍存在。

图片

  除此之外,同时期的动植物化石以及沿海地区的沉积岩,也从另外的角度提供了相应的证据,种种迹象都表明,地球曾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强降雨过程,科学家通过放射性碳定年法测算出,这个强降雨过程从2.34亿年前开始,至2.32亿年前结束,随后人们将其命名为“卡尼期洪积事件”。

  导致卡尼期洪积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火山运动。

图片

  在该事件发生之前,“盘古大陆”就已经开始趋于裂解,这导致了地球上的火山运动非常频繁,特别是位于“盘古大陆”西北角的一堆火山的喷发尤其剧烈,而这也被称为“兰格利亚大喷发”(Wrangellian eruptions )。

图片

  当地球的气温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雨就变得几乎连绵不断,而此时大气层中的气流也变得异常狂暴,即使是广袤的“盘古大陆”,也无法阻挡来自海洋的强劲气流,它们携带着大量的水汽持续不断地冲入这片陆地的深处,于是一场全球性的大雨就开始下了起来。

图片

  剧烈的温室效应,地球上的温度急剧上升,全部的海洋被蒸发成了水汽,漂浮在了大气中。等地球的温度开始下降,火山也恢复了平稳,大气中的水蒸气又开始降回地面,这一过程持续了200万年之久,,地理学家将其称作地球最长时间的降水。

  直到200万年之后,地球上轰轰烈烈的火山运动逐渐平息,这场全球性的降雨天气才算是停了下来。

图片

  之所以地球上曾经下过一场100多万年的雨,其主要原因就是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那么这样的天气在未来还会有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可预期的未来里,地球上的火山运动将会一直存在,假如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地球上又出现类似的火山运动,那么这样的天气很可能又会再次发生。

  现在的地球环境不同于早期地球,产生百万年降雨的条件不足,全球长时间降雨,即便把海洋蒸发也不能持续这么久,毕竟降雨是水循环,地表也不像史前一样炽热,不具备持续蒸发的条件。

上一篇:马航MH370失踪之谜:越南石油工人他看到了燃烧的马航MH370坠入海
下一篇:印度猴子抱摔250只小狗崽,引发猴狗大战,动物也有复仇意识?